深圳热线

临床应用前景凸显 细胞基因治疗亟待规范质量和标准体系

2023-04-10 09:51:15 来源:科技头条

继小分子、大分子、靶向治疗之后,细胞基因治疗已成为新一代肿瘤精准疗法的重磅领域,但却面临着生产成本高、产品或技术质量具有不确定,以及如何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难题。4月3日,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12期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细胞基因治疗与再生医学产业的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谱新生物联席董事长张丹认为,细胞基因治疗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其临床应用前景凸显,加上技术的高速迭代升级,以及资本的加码,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领域。但是,细胞基因治疗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还存在很多问题,最大挑战就是高成本生产。

“比如CAR-T技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人工设计的CAR基因导入到人体免疫T细胞中,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杀伤,并且能够通过单次用药持续起效,因此也被称为一种‘活的药物’。然而,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个病人需要一条生产线,导致其规模经济效应短期内难以发挥,使得产品成本走高。因此,虽然CAR-T产品对某些血液恶肿瘤的治疗效果很好,但由于价格高昂,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需求。”张丹说。

(相关资料图)

除了成本价格高昂,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何霆认为,由于细胞基因治疗是一种个体化的药物生产技术,所以患者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他认为,今后或许可以通过基因编辑的方法,开发通用的CAR-T产品,在极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张辉介绍,自2017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两个CAR-T产品以来,目前全球已有7款CAR-T产品上市,其中我国有2款;申请已被受理的产品有100多项,这些产品针对20多个不同靶点,其中有9个产品针对双靶点,显示出细胞基因治疗领域蓬勃发展的态势。

基于此,张辉提醒,产业界和监管机构要考虑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他认为,相比传统小分子化药和其他大分子生物药,细胞基因治疗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先进,生产工艺比较复杂,需要产学研各方在开发肿瘤特异抗原、降低细胞因子风暴、避免免疫细胞相关神经毒、提高对实体瘤的临床疗效,以及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和开发通用CAR-T产品等方面多加研究。

细胞基因治疗到底算技术还是药物?如果算技术,应该由卫生监管部门来进行管理,如果是药物,就应该由药品监督管理局来管理。多年来,业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议一直很大。

对此,北京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马洁认为,无论是把细胞基因治疗当作技术还是药物,满足临床和患者需求才是核心问题。细胞治疗所使用的细胞,既可以由医疗机构自己制备,也可以由企业制备,但无论由谁制备,对细胞质量的控制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监管体系。

“另外,细胞和其他药物不一样,它是一种有活的产品,所以在制剂的运输、保管、分发使用和回收销毁这四方面,都需要有非常严格的标准作业程序。无论是放行标准,还是出厂后的质量和监管,都需要得到保障。只有保障好细胞质量,才能保障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取得好的效果。”马洁说。

除此之外,缺乏针对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也是细胞基因治疗面临的难题之一。“目前,评价细胞基因治疗的有效是用影像学标准,但免疫细胞的作用可能不是去杀死肿瘤细胞,而是改变人体整体的抗肿瘤免疫水。这个作用如何评价,目前还缺乏客观评价指标,只能以病人自己的主观感受为准。”马洁建议,今后应开发一套客观的免疫指标评价标准体系。她认为,未来也许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和ChatGPT的大数据分析,实现对人体免疫状态的客观评估。

谈及细胞基因治疗的未来发展前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闾军教授说,目前,细胞基因治疗主要针对血液系统肿瘤,但临床上,90%的肿瘤都是实体瘤。如果未来能攻克将细胞治疗应用于实体肿瘤的难题,生产出更适合实体瘤治疗的产品,细胞基因治疗将会取得突破的进展。

“虽然细胞基因治疗面临很多挑战,但市场需求巨大,为患者提供更多合规的、优质的、有效的医疗产品,使患者受益,是我们最终的目标。”闾军说。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细胞基因治疗 规范质量标准体系 提高治疗成功率

热门推荐